本文转自:人民网-内蒙古频道
人民网呼和浩特7月19日电 (富丽娟、实习生秦语睿)7月19日,第九届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持续火热进行。展会当中,残疾人手作羊毛毡文创产品以温暖细腻的技艺与自强不息的精神,成为展区最动人的风景。
现场展品。实习生 秦语睿摄
在展台上,羊毛毡马鞍挂坠、鄂温克族鹿帽摆件、小驯鹿、骆驼钥匙链等作品,将游牧文化符号浓缩于方寸之间。这些作品以纯天然羊毛为材,通过独特工艺立体塑形,色彩饱满、触感柔软,兼具技艺的厚重与设计的灵动。
羊毛毡骆驼钥匙链。实习生 秦语睿摄
羊毛毡工艺起源于公元前6500年,曾是游牧民族制作帐篷、衣物的生存技艺,如今在残疾人手中焕发新生设计融入民族基因:“鄂温克族鹿帽摆件”还原了北方狩猎民族的图腾信仰,“羊毛毡蒙古包"则呈现了内蒙古的家园特色。
手工小鹿摆件。实习生 秦语睿摄
当羊毛毡化为残疾群体照亮未来的星火,北疆大地的人文厚度亦因此熠熠生辉。“我们看到的不是‘残缺',而是被羊毛毡包裹的坚韧灵魂。”现场一位观众抚摸着憨态可掬的“小驯鹿”感叹道。
淘配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